一秋寒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yl-schoo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六章 司马正业

五天后的夜里,尹州万家灯火已熄,整座城池惟有一队又一队的巡逻士兵来往于街道,时不时敲一声铜锣,高声一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西面城楼上,端木良佑伫立城头,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这鬼天气,实在太冷了。

转头看着城头士兵通红的双手,端木良佑有些不忍,低声道:“过会儿便回去歇息吧,我在这里就行。”

他是修武之人,稍稍运转内气便能抵御寒冷,可这些士兵再过一会儿可就冻木了。

那士兵刚欲说什么,突然目光呆滞了起来,指向前方,颤颤巍巍的说道:“都尉……都尉,你快看,那……那是什么?”

端木良佑一回头,只见微弱的月光之下,一道黑线卷着万千烟尘向尹州袭来。

“传令各营,敌军攻城!”端木良佑声嘶力竭的大吼一声,身后的士兵连忙回大营传信。

喘了一口粗气,端木良佑双手扶着冰冷的城墙,凝望着远处即将到来的敌军。

太快了!这是端木良佑惟一的想法。

五天时间,归义的援军最快后天才能到达。

不是端木良佑对四万青浮军的战力没有信心,但只要脑子没问题的人就知道,既然对方敢踏足西凉,兵力怎么也不会少于尹州守军吧!

但愿这支兵马不要多到让人绝望。

端木良佑的目光之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半个时辰之后,青浮军上下除却新兵营已全部到达四面城头,同样的,此时尹州城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夜色太深,只借着火把的光亮根本看不清有多少敌军,但既然对方已然围城,那么兵力至少是青浮军的两倍。

端木良佑的目光有些沉重,伫立城头,向城下大喊道:“城下何人?”

此时,端木良佑还不知道是哪支军队攻城,草原还是西羌?

此话一出,双方突然陷入了一片沉静。城下没有人回话,黑压压的沉重气氛压的端木良佑有些喘不过气来,突然,只听一声:“攻城!”打破了这片沉寂。

“杀!”对方全军一声大喝,几个云梯已经搭在了城头。

稍一愣神,端木良佑马上回过心神,腰间长刀一拔,直指城下,厉喝一声:“杀!”

漫天厮杀声回荡在尹州上空。

城外厮杀不断,城内无人能眠。

和四万正规军士不同的是,五千新兵此时尚在大营之中。

五千人在这偌大的营盘之中,莫名显得空落落的,新兵营的军士们同样辗转难眠,耳边隐约回荡着城头的厮杀声。

“兄弟,你说,咱啥时候上阵啊?”许白天用手肘拱了拱身旁的徐凉生,摩拳擦掌,一副随时待命的样子。

没有说话,徐凉生此时正在想着应对方法,可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个计策。

尹州与敦煌不同,周遭尽是荒漠,无地势可以运用。尹州虽坚,城池却小,此时定然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指望一股出城奇兵必然是不可能的。

对方也远比巴雅尔果断,军营未扎便已攻城,一丝周旋余地都没有。

此时徐凉生想起荀当所说的用兵以正,难不成用兵已正便是死战不退?

苦涩的摇了摇头,如果荀当还在的话说不定能想出法子来,毕竟多年战阵的经验可不是吃素的。

可是荀当此时生死难料。

徐凉生的双手已然不自觉的拧在了一起,荀当遭遇不测,自己也有一分责任,若不是自己的错误猜测,荀当怎么会孤身出城寻敌?

“兄弟,兄弟!”许白天看徐凉生一脸苍白,一副呆滞的神色,连忙摇了摇徐凉生的肩膀。

“啊……”被这么一摇,徐凉生立时缓过了心神。

许白天低声说道:“兄弟你也不必害怕,要是上阵厮杀,我护着你!”许白天还以为徐凉生是害怕了,连忙劝慰道。

虽然声音压的很低,但毕竟就在营帐之中,所有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但却无人耻笑,都是未经战阵的新兵,心里都有些忐忑不安。

“其实怕不怕无所谓的,我听我哥哥说,等上了战场,一经厮杀,就没有个腿软的,新兵都是等打完了才开始害怕。”肤色黝黑的少年开口说道。

徐凉生接道:“确实如此,战场之上,周遭尽是杀气,心神自会被杀气影响,大势如此,人必随之而动。”

黝黑少年身旁的一人笑道:“我可听不懂这弯弯绕,像徐兄这么说,这小子若是在晚上与人打架,岂不是占尽了天时?就这黑炭似的,正与夜色呼应。”黝黑少年把这小子直接推到了地上,摔了个狗啃泥。

“哈哈哈哈……”营帐之内众人皆是哄堂大笑。

正在此时,一阵鼓声响起,众人一听皆是面色一变。

“这意思是轮到我们了?”黝黑少年愣了愣神,问道。

被黝黑少年推到地上那人拍了拍身上尘土,嘀咕道:“废话,那还能让你去吃饭不成?你说你,是不是怂了?”

那黝黑少年立时怒目相视,大骂道:“谁说老子怂了,谁怂谁是孙子!”

许白天边穿着盔甲边调笑道:“哎呦,还老子老子的,我今年十八,看着你还比我小一两岁,你说老子给谁听呢?”

黝黑少年面色有些涨红,也没多说什么,连忙穿戴起盔甲。

徐凉生最先穿完,因为他一直没有言语。背上长盒,徐凉生正往营外走出时,便听到那黝黑少年低声嘀咕道:“那紫轩楼的姑娘们可还等着我呢……”

紫轩楼……徐凉生突然想起来了,这紫轩楼乃是敦煌三大青楼之一,平日里出入的也都是达官贵人,这黝黑小子还是个少爷?

但此时别说他是个少爷,他就是个老爷也得拼命去。

五千新兵尽皆聚齐,领头校尉高声道:“此时,西城遭受的猛攻过重,东城门所有将士务必抽调去西城墙,东城门空虚,虽然你们还是未经过几天训练的新兵,但是,你们也同样是西凉军人。”

“虽然东城不比西城,所遇也绝不会是敌军主力,但是也绝不会轻松。”校尉怔了怔,接着说道:“事态紧急不便多说,大丈夫当死沙场,惟死战尔。”

“惟死战尔!”全数新兵尽皆被这一句话点燃了心中热血,众人皆是高呼一声,这四个字回荡在营盘之上,久久不息。

“全军疾行东城!”

双方士兵交接之后,东城老卒尽皆赶往西城,此时的东城头只剩下七八个老兵,皆是新兵教习。

“你们去负责推挡云梯……”这校尉此时将五千新兵分成十个梯队,每对五百人,这五百人中再进行分工。

尹州城小,城头之处五百人显得有些拥挤,但是这校尉可不敢再少了,一旦城头人手不足被攻了下来,再想夺回来可就难了。

更何况这些新兵经验不足,手忙脚乱之下难免出差错,人手一少连个顶替的都没有。

在分完梯队之后,这校尉安排好次序,便一脸凝重的看着城下敌军。

此时天还未亮,夜色尚弄,城下黑压压的敌军看不清数量,这校尉也是有些打怵,这五千新兵到底行不行啊……

但回头一看这些新兵尽是一副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生死一搏的模样,这校尉也是安心了许多,斗志如此旺盛,就是一伙农夫拿着扁担也能拍死几个。

“切记,万不可杀红了眼,各司其职才是重中之重,此时此地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一旦有人擅离岗位,城头就没了。”校尉一脸凝重的嘱咐众人,他是真害怕这些新兵红了眼。

守城之时,有人推抵云梯,有人负责挥刀砍杀冒头敌军,有人负责打杀进城兵甲……一旦乱了,敌军瞬间便可涌上城头。

青浮军上下皆用柳叶刀,惟一的一支弓弩营也全数抽调至西城头,一旦进入城头的敌军多了,势头就再也压不住了。

叹了口气,校尉看着下头正准备下一轮攻城的敌军,心里的底气稍显不足。

徐凉生此时有些焦急,他被分到了最后一个梯队,他现在很想挤上城头让校尉把他分到第一梯队。

可是这面前人海实在挤不上去,就算挤上去了八成校尉也不会让的。

军令如山,他若是从最后一梯队调换到第一梯队,其他军士如何想?此时斗志正旺的新兵那还不人人都想去。

想了想,徐凉生也没有办法,只能耐心等下去了。

将背上长盒解下,徐凉生从中拿出桃花。

这一杆长枪一拿,身边众人皆是瞪大了眼睛,心说这小子还自己带兵器啊。

桃花通体黝黑,枪尖泛着的淡粉光芒一看便不是等闲兵器。

身旁的许白天更是愣住了,说道:“兄弟你这盒子里原来带着的是一杆长枪,我还以为是什么传家之宝呢,来,让我看看。”

徐凉生也没矫情,把桃花递给了许白天。

许白天抬手一拿,差点儿直接栽了过去,双臂一发力才举了起来,一时骇然:“兄弟你这长枪,忒重了。”

把桃花拿回手上,徐凉生怔怔看着城头有些出神。

那黝黑少年走到徐凉生身边,顶了顶徐凉生手臂,低声问道:“你是何人,我若没看错,这枪名为‘桃花’,一直在郡主手中。”

徐凉生一看此人竟然知道这杆枪的来历,有些惊奇,要知道就是吕大江都没有一眼认出来。

“你又是谁?”徐凉生问道。

“家父司马祎兵,在下司马正业。”

武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彼岸浮生曲

彼岸浮生曲

K伯爵.CS
沈家收到郁金香骑士的追杀贴,沈父却决定将女儿沈烟抛弃作为诱饵换其他人平安。 逃亡途中,沈烟却幸运的被鬼神医沧溟救下......而这份幸运,又能持续到何时? 在这片名为彼岸的大陆之上,又曾经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武侠 连载 24万字
筑基飞升无敌了

筑基飞升无敌了

一万年创世神
一个少年,练气满12层,筑基当中引发天雷,飞升到仙界变强行侠正义的故事,
武侠 连载 13万字
我当巫公的日子

我当巫公的日子

宴三
散部巫公,镇压万古强族,只为问一句:“我的梦真实否?”
武侠 连载 11万字
借法乾坤

借法乾坤

半步疯魔
【【创世仙侠2019创新征文大赏(第二期)】参赛作品】一世平庸,平淡中,太多的遗憾;死后再来一世,这一世要精彩。 恍惚间,已经逝去,再睁眼,这世界已经转换了古代风。死后,这身体怎么还变重了? 这是?怎么胖了?隔壁道观?这名字好敷衍,随手取的吧,难道姓王? 一代道法宗师?真的吗?可是法力呢?在哪?难道是穿没了?
武侠 连载 4万字
燃尽仙途

燃尽仙途

元小瀛
“即使道阻且长,葬送这无上仙途,沦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我也要讨回一个公道!”为所爱,为所恨,冥族少女几经生死磨砺,千锤百炼......,逐步封神。 何为抉择?如何抉择?师父,我又能否信您……仇恨虽苦,爱却甘甜。 ——火中取栗,还是饮鸩止渴?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收起】
武侠 连载 10万字
天残地缺传

天残地缺传

深藏未出韬
“天残”残的是身体, “地缺”缺的是灵魂。注定要相互毁灭的两个人,能否打破命运的魔咒? 刀与剑;情与义;阴谋与雄心最终都会随风消逝,温暖我们的总是一壶浊酒一段故事。
武侠 连载 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