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鹰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yl-schoo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丁浩云与刀洪滨越想越是心惊,二人商议除了门派中重要人物外,不将此事传于外人。而后丁浩云饮了几杯茶,又与刀洪滨商量了些许杂务后,便起身告辞而去。

回至乾云山,丁浩云将自己在南疆所见之事详细说与邱璟云及众长老。众人听了烛龙现身的异事,也是惊叹不已。

而此时的宁兴平,又回到了黛罗顶后山柳博云处,继续开始修行,对发生在南疆之事一概不知,只是细细消化自己在秘境中百世修行的经验。柳博云在试过其刀法之后,也明确的告诉他,所修刀法已经接近极限,欠缺的只是修为。若想要在刀法上再有进步,那便只有自创一途,只是自创刀法,非一朝一夕可成,须得耐下性子,磨练刀法。

转眼便又是一年,每日里宁兴平苦修混沌元力,磨练刀法,与麒麟羽墨以及山上师兄弟切磋,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修炼到了凝丹后期,追上了七人小组中的其他人。

在修炼之中,宁兴平越来越发现在秘境之中,那神秘男子赐给自己的那道混沌元力的神妙之处。原本自己体内金丹佛丹都需要各自修炼,再将所吸收的元力反馈到中间阴阳界限处,合为微薄的混沌之气,二者总量需要大致相当,方能不失平衡。

而自从获得那道混沌元力之后,气海中原本的阴阳界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宁兴平运转的是乾阳真诀还是如来琉璃身,都是由那道阴阳界限将吸引来的天地元力直接转化为混沌元力,用来滋养内丹,效率何止提升了数倍。

最为奇特之处,便是此时所修的混沌元力,对于自己身体的改造。随着元力运转周天,宁兴平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血肉、骨骼、筋脉都沾染了混沌气息。血液不再是血红,而是逐渐转暗,筋脉变的更加坚韧,可于短时间内容纳更多元力而不受损,原本修炼的已经如玉般晶莹的骨骼,则是多了许多星星点点,煞是好看。

此时的宁兴平,随着修为的精深,原本清瘦的身躯渐渐匀称,微微发黑的皮肤也开始转变的细腻白净。虽然面容并无多少变化,但眼神却越来越深邃,双眸之中仿佛自然在模拟宇宙运行之规则,让整个人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质。

这一日,宁兴平独坐在山崖边一块突出的岩石之上,感受着山谷中的风吹过他的脸庞,回想着在秘境中百世的经历,不禁感叹世事如风,吹过每一个人的生命,当时有感,过后无踪。

心有所感,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抬起右手,化掌为刀,顺着风势,划出一道奇妙的弧线。随着那道弧线射出,不远处的一棵小树应声而断,切面平整,如同被利刃一刀斩断一般。

宁兴平站起身来,唤出血麟刀,依着方才自己脑中的想法比划起刀招来。只见透明的刀身上凝聚起灰蒙蒙的混沌元力,随着他不断挥动,这片天地中的元力也随刀而动。

宁兴平刀越挥越快,在崖边平地处荡起一阵狂风,带起的尘土渐渐将他淹没。只听烟尘之中一声轻斥,一片寒光自烟尘中射出,斩在对面坚硬的石壁之上,留下数十道深痕。

这时场中狂风瞬间停滞,化为无形,烟尘中渐渐显现出宁兴平的身影。方才他感受风之流动,感念世事如风,突然悟到风之真性在于灵动。可快可慢,可徐可疾,轻柔时如微风拂面,狂暴时如罡风破地。运用于刀法之中,便可如风般变化多端,时缓时急,让对手难于招架。

宁兴平大喜,立刻寻得柳博云,为其演练此招。柳博云听他说自创刀招,也有些惊奇,原本以为便是宁兴平奇遇连连,修为大进,但若想自创招式,还需磨炼数年,却不曾想这天来得如此之快。于是柳博云拿了一柄木刀,便来与宁兴平试招。

二人在场中站定,宁兴平向柳博云行了一礼,而后运转元力,凝聚于血麟刀上,而后欺身而上。只见他一刀斩出,带动天地元力。在空中化为数十斩,有快有慢,将柳博云全身笼罩。

而在柳博云的眼中,看到的是宁兴平在一刀之间,变化了数次元力,形成了数十道刀光,遵循着风流动的轨迹,按照不同的方式,或快或慢,或斩或点向着自己周身上下而来。其中还有数刀元力十分诡异,自己可以清楚感觉到这些刀光会在中途变化速度,让对手防不胜防,不由暗中点头。

心中虽然对宁兴平的刀招赞赏,但以柳博云接近神境的修为和作为一代刀法大家的眼光,此招也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只见他将木刀一旋,以一式细雨润物回击。木刀每一下都斩在宁兴平刀光的薄弱之处,将刀招带动的风之轨迹尽数打断。

片刻之后,宁兴平手中血麟刀拿捏不稳,被轻轻挑飞,而柳博云的木刀则是在他胸口轻轻一点便回。

看着宁兴平略有些失望的神情,柳博云笑道:“刀意不错,只是招式略显粗浅,还需要细细打磨。既然此招讲究如风般多变,那你的招式变化还是太少,你且再看此招。”

说罢柳博云木刀一挥,同样是宁兴平方才的那招,但在柳博云的手中却是大不一样。而被刀光笼罩的宁兴平感受更为明显。在柳博云的木刀下,原本的数十刀变得各不相同,原来迅疾的,多添了锋锐之意,原来徐缓的,增加了震颤之感。原来后发先至的,在突变之时快若闪电,原来稳稳前行的,却带动了更多的天地元力,形成巨锤一般的沉重轰击。

一刀尽去,每一下都轻轻斩在宁兴平全身上下各处,而那些力道也各不相同,有重若千钧的,有震动内腑的,有锋锐无比的,还有纯粹的斩击之力的。数十刀落在宁兴平身上,却是带给了他数十种不同的感受。

柳博云将刀收住,转身离去,只留下宁兴平一人呆立当场。

过了许久,宁兴平才回过神来,同样的一招,在柳博云的手中与自己是完全不同,感受着全身上下不同的刺痛感,让他对这一式有了更新领悟。修行到柳博云这般层次,无论是对于天地元力的掌控,还是对于万物运行的理解,都远不是宁兴平所能相比。在刀之一道上,柳博云可以说已经走到了极致,宁兴平的这一式刀招以他老辣的眼光轻易便看出了其中的缺陷,并且一一指正。而且他能清楚地感受宁兴平的刀意之中蕴含着混沌元力化为天地万物的道之痕迹,可谓潜力无穷。而此时的宁兴平,缺乏的只是对天道运行的理解,假以时日,必定还会有后续的招式层出不穷。

宁兴平思索良久之后,回到柳博云身边,又细细请教一番。这二人一个对刀招倾囊相授,讲解起来深入浅出,一个对前辈所授兼收并收,理解起来一点即明。不知不觉二人便谈至入夜,宁兴平方才意犹未尽地前去歇息。

自此日之后,宁兴平每日苦练那一招,因其刀招如风,故将这一式命名为“风行草偃”,借用上古名句“风行草偃;从化无违。”之意,表明此刀招一出,对手便如疾风过草,无不倒伏。

这一式刀法在宁兴平的苦修之下日渐纯熟,又因其最初修行刀法便是柳博云的水龙诀,对水系刀法也颇有造诣,在一番试验后,又创出了刀法的第二式——水无常形,取自上古兵书中所书“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说的便是这一式刀法讲究一个因势利行,并无固定之套路,如同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

柳博云在看了这式刀法后也不由点头赞叹,他所修功法刀诀都是水系,若论对水之一道研究之深,天下间能与其相提并论的人是屈指可数。

他在指点刀法之时对宁兴平道:“上古圣贤有云: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官、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何以知其然也?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

“这段话说得便是水之道,水乃天下万物之本,亦是天下间最为复杂之物。行于天,则化为云雨;行于地,则化为江河;行于身,则化为血脉。万事万物之中,无不包含水的影子,因此若想参悟水之一道,须得知其特性,学其品质。水至柔,无形无状,亦可化为万形万状;水至刚,无物可挡,便是坚如磐石,亦可水滴石穿,便是巍峨高山,大水一至,也将轰然崩塌。”

“你这一式刀法,变化多端,避实击虚,已是极佳,但仍未达水之真意。刚易折,柔易泄,何时你能将这式刀法练至刚柔并济,方算大成。”

柳博云又将这招演练了数次,点出其中不足之处,并一一修正,方才让宁兴平独自练习。又再三告诫他,自创刀法,不可急于求成,只有自身积累足够,则刀法自成。

他连创两式刀法,风之一式乃是顿悟,水之一式乃是积累。两式刀法,实则已经将他数年修刀的感悟尽数凝练,若要强行再续,无异于狗尾续貂,难堪大用。接下来只需勤加修炼,将两式刀法练得精熟,再逢机缘,自有妙招。

宁兴平原本对自己能够创造出两式让柳博云都赞叹的刀法而沾沾自喜,但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他明白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他唯一需要做的便是努力修炼,再次创造机缘,而非固执地继续自创新的刀招。

自此之后,宁兴平便每日专心修炼混沌元力,演练刀法,闲暇时便与林子孝等人相互切磋,日子便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这一日,宁兴平正在打坐,羽墨带来了一条喜讯——林子寿大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

武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玉笛金箫

玉笛金箫

白尘君
祖皇王朝祸种降世,各派出动只为浇灭火种,妃子以命相换,保得孩子一命,后被清幽道人捡去抚养成人,在七派眼下生活却无人知晓,在七派中遇到了和他一样的天命之人,玉笛金箫天命双宿……
武侠 连载 0万字
凌霄古帝

凌霄古帝

暮九朝歌
平凡人生中意外穿越到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从此一剑在手上穷碧落下至黄泉任我逍遥。
武侠 连载 2万字
牧道人

牧道人

瞪着大灯
我叫李长安,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武侠 连载 0万字
剑石为开

剑石为开

月中天白
精诚所至,剑石为开。谢天生跨越无尽星空,却不想变成了一块石头,而且还是每天任人刀砍剑凿的试剑石。 直到有一天,石头里孕育出了一个石胎。
武侠 连载 61万字
踏雪故人

踏雪故人

简瑜
不谈仙门,不访世家,天下人安不归尔责,尔责只安天下人。何处属临安?万器有灵,灵可化形,归一
武侠 连载 4万字
绝品邪少

绝品邪少

六如和尚
当主角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宋青书,边上躺着周芷若,外面竟是金庸十四本小说的大乱世!不成为第一高手,自己怎么能比韦小宝活得更幸福!微信公众号:六如和尚
武侠 连载 12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