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yl-schoo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时蒋勇在部队的级别还没有达到随军的条件,于是他们只好在外租房子住,辗转了五处,直到2001年才随军。第一次租的一个房子在三环外,很远,而且很小,只有一室一厅,房子没有窗户,冬天一点阳光也没有。蒋勇很内疚,韦伶却很开心,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还买上几朵百合花插在花瓶里,破旧的出租屋有了不少生气。等到蒋勇回来,她已经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他了。饭后,他们会出去散步,看着城市里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他们憧憬着什么时候也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城市中有自己的小家。
蒋勇在部队的工作很忙,加上他画漫画几年也小有名气,解放军报,尚品漫画等几个漫画专栏经常向他约稿。他夜里加班赶稿,韦伶会体贴地给他端上熬好的银耳汤,或者变着花样做一些小点心给他充饥。他们贫穷却很相爱。
这样过了大半年,有一天,蒋勇回来,看到屋外一堆人在打麻将,看的看,打的打,好不热闹,只有自家媳妇安静的在屋子里临摹一副《芥子园画谱》,蒋勇说:“你应该多出去和大家走动走动,也打打麻将,别闷坏了!”韦伶嗔怪:“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打麻将不是浪费时间?我还不如画一会儿画呢!”蒋勇一愣,妻子曾经是孝感教育学院的美术专业的高材生呢!这样在家里给自己做饭不是浪费?蒋勇若有所思。
又是一个休息日,蒋勇把韦伶带到了湖北美院。他对妻子说:“伶,我翻了你在家里的习作,你是一个很有灵气的画者,应该接受更高的专业教育。”
韦玲惊呆了,她从小酷爱画画,四年孝感教育学院的学习经历给她打下了良好的底子,能到高等学府去深造当然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自己已经离开校园几年了,能行吗?蒋勇捕捉到她眼睛里的一丝犹豫。他笑着对他说,“没事,不是还有我吗?我会当好你的老师。”
从那天起蒋勇带着韦玲跑遍了武昌几大高校。他把各校的招生简章都拿回来,仔细研究。最后韦伶决定报考湖北美院。为了让她安心考试,蒋勇包揽了家里的家务活儿。洗菜的时候,都拿到离门口最的水龙头去洗。防止哗哗的水声分散了她的注意力。他还到美院和一些大一学生交流,买到模拟考卷和仿真题供韦伶学习使用。
考研是个痛苦的事情,摧残意志。韦伶紧张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个时候,蒋勇又回过头来安慰她,“凡事尽力可为就可以了。压力过大,对事情并没有好处呢!”他把一袋核桃仁,递给伟玲。“多吃点核桃补补脑,多记几个单词,胜算大一点。”
终于在2001年的入学考试中,韦伶以高出分数线二十分的好成绩进入了湖北美院。她幸运地成为了美院教授金伯兴的弟子。
学绘画是学费最贵的专业。韦伶的学费一年需要1万多,而且需要购买宣纸,画笔等工具,尤其是宣纸,需求量特别大,蒋勇的工资,那个时候才1000出头,交完学费马上捉襟见肘。
韦伶说,“我去做个兼职,生活费你就不用管了。”蒋勇不同意,“你好好的读书,画画不是一时一刻的功夫,一定要沉下去,不要分了心。学费的问题我来想办法。”韦灵望着眼前这个男人,想起自己一年前克服重重困难来投奔他,真是没有爱错。
蒋勇开启了拼命赚钱模式,下基层补助稍微多一点点,他报名去;他开始大量地接受出版社的漫画约稿了。有时同时接了四五家的约稿,连吃饭、站岗、睡觉的时候都在构思漫画。这样一来,他的时间明显不够用。于是他常常加班到夜里两三点,第二天,洗个冷水脸再继续。有一次他出差到宾馆。一家报纸的编辑着急约稿,他连速写本也没有,于是他找服务员要了一张信纸,把构思好的漫画画在了纸上,手机一照,传给了编辑。那个时候,一幅漫画三百块钱,四格漫画时才六百块钱。蒋勇就是这样一笔一笔攒着给韦伶买纸。
有一次,蒋伟到了南京路的荣宝斋,一口气买了2万块的笔墨纸砚。他兴冲冲地拿着这些东西送给了韦伶。“伶,我听你前段时间无意说,你在报纸上面练习,报纸是不吸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给你买了这么多,够你用的。别省着,用完了我还给你买。”看着蒋勇熬红的双眼,闻言韦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了。自己在象牙塔里心无旁骛地练习画画,都是有这个好的先生。怎么能不努力呢她是学院最刻苦的学生,因为学业优秀,她多次获得湖北美院北村奖奖学金。
在韦伶读的那几年里,给各大漫画杂志投稿的密度明显增大了,蒋勇从没有在夜里一点前睡过。长期的伏案,他患上了颈椎病,有时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好。有好几年的春节,他们都是在书桌前度过的,爆竹声中,韦伶画国画,蒋勇画漫画的,两人身无长物,衣物换来换去都是那几件,没有存款,屋内除了大摞稿纸,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蒋勇总是对韦伶说,“伶,你是我认识最有才气的画家,不用怀疑你,假以时日肯定画得出来。”
那时他们已经结婚,可是韦伶住在学校宿舍,蒋勇驻部队,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他们又像以前一样开始了鸿雁传书。把思恋写进文字里,绘进图画里。读完了本科,蒋勇支持她继续考研,2006年韦伶考上了知名教授的研究生,蒋勇比她还高兴!两人击掌欢呼!
夫妻比翼,画作连连获奖
在这个三年里,韦伶师承名师,刻苦钻研,悟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将古典与现代写意水墨融合,笔墨趣味得到了书画界的好评。她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展览。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际机构及友人收藏。她是湖北美院院长陈孟昕的入室弟子,他曾经评价她,在韦伶这个年龄,有她样的绘画成就的年轻人不多。
2007年,他们的儿子蒋熙予出生了。儿子,是他们迟到的礼物。为了韦伶的学业,他们整整推迟了八年之久。韦伶还记在结婚之初,就和蒋勇约法三章:第一条保证绘画有时间,婚后五年不要小孩;第二条保证绘画有场所,新婚新房改装画廊;第三条保证绘画有成果,以礼谦让倾力相帮……
这些年来韦伶感觉自己很幸运,她的很多美院同学,有的在绘画上很有天赋,却没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画画有什么用?只有蒋勇得她才华无限,他愿意等待着他,从破土而出的嫩芽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儿子出生后,韦伶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到儿子身上去了,生活的琐碎,养孩子的一地鸡毛,让韦伶很焦虑。她觉得自己三十几岁,应该出成绩。可是自己因为要孩子晚,把这个时间耽误了。
在韦伶绘画的黄金期里,又是蒋勇把照顾孩子的重任一力承担下来。在2013年到2015年里,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儿子身上。儿子上幼儿园之前,蒋勇的手机基本处于关机状态,他各大出版社惊呼,“蒋画家封笔了,杂志要关门了!”有些不死心的编辑,通过种种渠道找到他。蒋勇婉拒,“我现在最大的任务是我的儿子,等儿子上学了,有时间了再画。然而他利用零星时间,画了和儿子相处的故事,一部部队版的《父与子》后来大受好评。
他对妻子说“你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好,应该多参加有分量的展览。你的工笔画工序繁多,三矾九染,不像我的漫画讲究诙谐幽默、简结明快,拿起一支笔就可以画,短平快。我的漫画在构思我,站着坐着睡着都可以想的,等我想好了刷刷几笔就画出来了。”
只要是大型的展出,蒋勇都鼓励他去参展。2015年,有一个展览,省里已经报了蒋勇的漫画。韦伶也很珍惜这次机会,但是画什么呢?韦伶很迷茫,整整几天,她在书桌前迟迟不能动笔,她遇上了瓶颈。丈夫的一句话点醒了她: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你到部队去看看那些女兵,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如果你的工笔画能够融入现实应该很不错!”
韦伶也觉得很有道理,在中国学院派画风的基础上,她也想有所改变,有所突破。他们去了部队多次采风,蒋勇找了很多部队的女兵穿上军装各种服饰给她当模特,他拍了几万张照片战士训练、生活、作战的照片给她作素材。细到一根头发丝,一种武器的构架,两个人都会细细的揣摩,韦伶这幅后来获奖无数的著名作品《兵样》前后历经半年。这幅大作的出炉,蒋勇功不可没。那一次,她的《兵样》,和蒋勇的漫画并排在一起,两人心里既激动又开心,站在画廊前,蒋勇和韦伶不禁想起了多年前,那个飘着香味儿的桂花树。
受丈夫的感染,韦伶也不那么焦虑了,人生的每个阶段应该完成应该做的事情,那才是最重要的。二胎放开后,2016年他们迎来了又一个小生命,小女儿蒋知薇出生了。家有二宝,他们活成人生赢家。韦伶在广东的父母过来帮忙带孙子。
这些年来,韦伶的消息不时的传到他们耳朵里。女儿,在绘画上面的天赋自不错,可是这些年一直是女婿支持女儿读书和支撑整个家庭。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韦玲的母亲早改变了当初的看法,逢人便说:“真的是多亏了我女婿,不然,我的女儿哪能成为名画家?“嫁男人,一辈子对你好容不易,把你打造为女神,就更不容易了。这样的男人你要珍惜!”在韦伶家,她和丈夫有了小口角,丈母娘总是不由分说地跳出来支持女婿。
迄今蒋勇的40余部漫画结集出版,数次获得漫画界大奖,荣立三等功3次。2016年部队改制,在部队呆过27年的蒋勇转业了,他到了光谷一家公司上班,由于一手漫画绝技,他在公司里颇受重用。闲暇时,他还办了自己的尚校漫画平台,受众不少。
丈夫成绩斐然,而韦伶更是优异。她毕业留校,工作之外,她在自己的兰心斋工作室写写画画,近年出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大奖十几次,特别是画兵工笔系列作品,大受好评。成了湖北省内最知名的青年画家。她的几幅名作在20万左右的行情,但一墨难求。韦伶说:“能文而不求举,能画而不求售。”
一转眼,从相识到结婚生子,他们走过了22年,婚后的漫长日子,很多夫妻由激情到平淡,而他们的婚姻保鲜有绝招:以画为食,以画为乐,以画励志。他们相扶相持,比翼双飞,羡煞旁人。周末蒋勇和韦玲十指相扣,一手牵着九岁的大宝,一手推八月的二宝,对于这两个中国画坛上赫赫有名的湖广夫妻,前路还有多少精彩正等着他们!而眼前的小幸福,才是无与伦比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